學員好評

EM半導體工程師職涯逆轉

從想離職到成為高層特助:制度困境下的重生故事

(作者Kevin,改編自真實故事)


"有時候,卡住你的不是能力,也不是環境,而是被困在不屬於你的位置。"



我曾以為,是我不適合科技業


阿翔是在專案管理場合認識的朋友,早已財富自由

當初在好奇心驅使下,進行了音頻測試

反應快、好奇心強、點子多、喜歡挑戰、討厭重複,是非常典型的EM思路

回憶過去,剛畢業的三年內,他換了四份工作。每次進新公司都滿懷熱情,卻總是在半年內感到無力與窒息。

他開始懷疑人生方向:「是不是我真的不適合科技業?」

直到後來,他回顧這段職涯歷程,才發現:「我不是不適合科技業,是我還沒找到對的節奏與位置。」


這篇故事,就是他從「懷疑自我」到「職涯逆轉」的心路歷程。

也可能是很多 EM 型人才的縮影。



困在制度裡的年輕人:有提案制度,卻沒人真想改善


阿翔,在新竹知名的半導體大廠擔任製程工程師,負責無塵室內的機台巡檢與參數調整。每天穿著密不透風的兔裝,在嚴格控溫的環境中來回巡邏,一待就是12個小時。

這家公司其實設有「改善提案制度」,號稱鼓勵基層同仁發掘問題、提出創新流程,每月還會頒發「改善獎金」與獎狀表揚。阿翔一開始很認真投入,觀察問題、分析數據,甚至熬夜寫報告,提出某段測試流程可透過自動化腳本減少錯誤、提高效率。


結果,他的提案被退件,理由是「格式不符」、「需經主管初審」。第二次,他照著格式補齊細節,卻卡在第二關審查,杳無音訊。第三次,他終於收到回應,卻是一句:「這樣的建議容易讓人誤解你對現有制度有質疑。」

他才明白,那個寫在牆上的「創新文化」,不過是一張裝飾標語。

之後他不再提案、不再多說,只想安穩上下班、不被點名。他說:

「這家公司不是不能提案,而是沒有人真的想聽。」

他的個性是標準的 EM 型:反應快、行動力強、點子多、擅長在變動中找出路。但在這樣一個講求穩定、強調層層流程與紀律的環境裡,他變成了「不合群」的人。

他開始出現倦怠,漸漸對工作冷感。每天在無塵室照表操課,彷彿靈魂逐漸蒸發。



有一次提案被退後,他終於在會議室對主管發洩多年壓抑:

阿翔(壓抑情緒):
「那為什麼還要說『歡迎改善建議』?如果提了都不能做,這制度根本只是演給人看。」
主管(皺眉):
「不是不能做,是你還不懂時機。這裡不是創業公司,穩定最重要。」


那晚他傳訊息給朋友:

阿翔:
「我每天都在假裝努力,其實心早就不在那裡。

提案提了三次被打回,改善就像笑話一樣。

我只是在等哪天受不了,一走了之。」



轉機來得突然:從邊緣人變成專案推進器


某天下午,主管突然找他談話。阿翔原以為是例行糾正,主管卻說:

主管(語氣平靜):
「我知道你最近有點悶。其實你點子,腦筋轉的快,放在製程真的可惜了。」
阿翔(遲疑):
「我以為你們只是覺得我麻煩……」
主管:
「不是,我是覺得你沒被用對地方。你想不想試試別的舞台?」

公司正在籌備一項新產品技術導入,跨部門整合難度高,需要一個反應快、肯動腦又能執行的人。主管破格推薦他轉任技術專案部。

他心裡一震,雖然半信半疑,但還是答應了:「不如給自己一次機會。」


到了專案部,一切變得截然不同。這裡沒有那麼死板的規則,事情每天都在變、問題天天都在冒出來。他再也不用為了一張報表填寫多小數點,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每天腦力激盪。

阿翔像被重新點燃。他運用自己的直覺與判斷,在協調會議中快速定位核心問題,甚至主動設計了一套即時資料彙整流程,成功縮短整體溝通時間30%。他的提案這次沒有被退件,反而立刻試行,效果顯著。

同事說他是「推進器」,主管說他是「拆彈專家」。
他自己則說:

「原來我不是不適合科技業,我只是不能被關在流程牢籠裡。」

他開始越做越好,也越來越有信心。從一個想離職的邊緣人,變成整個專案部最重要的戰力。



一場簡報,改變人生軌道


某次部門主管臨時請假,請他代為簡報給公司副總。他花了三天準備,沒有死背投影片,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,把專案從混亂到突破的過程講得清楚又真誠。

他講到用戶回饋、團隊衝突、怎麼轉折,講到最後,整間會議室安靜了幾秒。

副總(低頭翻著簡報資料):
「這個年輕人,蠻會講故事的。」
另一位高階主管回應:
「他原本在製程,後來調到專案組,現在是我們最搶手的人。」
副總:
「讓這種人做特助,幫我推一件真正有變化的事。」

兩週後,他接到HR通知——被指派為副總特助,負責高層專案支援與創新流程推動。

從一位幾乎想遞辭呈的製程工程師,到成為公司核心決策圈的專案特助,他只花了一年半。

這不是他變聰明了,也不是因為運氣好,而是終於有人看見了他的節奏、他的思維模式、他的價值。

「不是我不夠好,是我被放錯了地方。」


制度之下,也該為變化留一個出口


阿翔的故事,不是奇跡,而是「對的人,終於在對的地方。」

這世界上,從來就不缺有熱情的人,缺的是一個能讓他發揮的空間。 也許你也認識一個這樣的同事,也許你自己就是。

請記住:

有些人不是不穩定,他們只是需要一個能轉身的空間。只要空氣夠流動,火苗自然會旺起來。



--

制度對有些人是保護,但對某些人是束縛。

EM型人才需要變化與挑戰,他們在混亂中找得到方向。

主管如果願意多看一眼,常能點燃一顆被困住的火苗。



相關文章

作者: Kevin 2025 Mar 21
學員好評
作者: Kevin 2025 Mar 12
EM 思路:創新與行動的推動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