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Layout

原來他不是怪,而是深思者:認識我的 MP 型孩子

走進孩子的內在星球:一位 MP 思路孩子的故事


"有些孩子,不是慢,而是看得深;不是冷漠,而是正在思考世界的本質。"


他不是不一樣,只是不一樣得很深


從小,阿哲就不像其他孩子那樣熱情或外向。他不太說話,表情平靜,很少有誇張的喜怒哀樂。親戚來家裡聚會時,他不是黏著大人講話,就是自己一個人靜靜坐在角落看書。

那種沉穩幾乎讓人以為他「沒童年」。有次聚餐,別的小孩在跑跳玩鬧,他卻靜靜坐在窗邊看著天上的雲,然後突然問我一句:

「媽媽,如果地球的時間是相對的,那我們怎麼知道現在是真的現在?」

我一時愣住,不知道該笑還是接話。才國小三年級的孩子,怎麼會問這麼抽象的問題?他還會問:

  • 「如果沒有人類,大自然會變得比較快樂嗎?」
  • 「為什麼人們要發展文明,然後又毀掉自然?」
  • 「我們的語言會不會限制我們的思考?」


這些問題讓我又驚又怕,我這輩子從沒想過,也回答不出的問題。。。

有時我甚至懷疑,他是不是有點自閉?因為他不愛交朋友、不喜歡人多的地方,只喜歡閱讀、觀察自然、沉浸在自己的思緒裡。



一次改變我們視角的測試


因為太好奇、也有些擔憂,在朋友的介紹下,我帶他去做了 TPD 思路音頻測試。

結果顯示,他是 MP思路的孩子。那一刻,我像是拿到了一把打開他內心世界的鑰匙。

原來,MP 思路的孩子有這些特質:


  • 他們的大腦偏好「全局思維」與「抽象推理」,天生就愛問「為什麼」,而不是「要怎麼做」。
  • 他們傾向從宏觀角度觀察世界,像是時間、歷史、系統演化、環境變遷等,這些就是他們感興趣的主題。
  • 他們不善表達情感,但這不代表他們冷漠,而是思維總比情緒先一步運作。
  • 他們在與人互動時可能顯得冷靜或疏離,其實只是還在觀察環境與人心的邏輯。


也難怪他會一口氣讀完《人類大歷史》、《人類大命運》、《世界未來報告書》

甚至看 TED Talks 講永續與宇宙觀。他不是不懂玩樂,而是對世界的本質充滿追問。



原來,他早就用話語告訴我們真相


後來回想起來,孩子曾經說過的一些話,現在終於懂了

那不是天馬行空,而是他內在邏輯與好奇心的真實展現。


有一次散步時,他突然停下來看著路燈對我說:

「媽媽,如果沒有人類在看,光還是光嗎?還是它只是一種我們給它定義的感覺?」


還有一次睡前,他低聲問我:

「我總覺得,我活著,不只是為了過生活,而是為了找到那個『怎麼活才對』的答案。」


當時我只覺得他想太多、太早熟。

但現在,我知道——那就是 MP 思路的孩子,思想的輪子一直在運轉

他們的沉默不是空白,而是宇宙在他腦中慢慢展開。



改變教養方式:給他時間、空間、和深度


知道他是 MP 型之後,我不再逼他去參加太多社交活動,也不再因為他看起來「無表情」就以為他不開心。我開始做這幾件事:


給他空間思考,不打斷他問的問題
過去我總會說:「這你以後長大就知道了。」
現在我改說:「這問題很有意思,我們一起查資料吧。」
我陪他討論,也慢慢訓練他把複雜的想法說得更簡單,讓我們聽懂。


用問題導向而非任務導向引導他學習
MP 孩子對「做功課」沒興趣,但對「解決一個複雜問題」會燃起熱情。
我會說:「如果你是地球政策制定者,你會怎麼解決垃圾問題?」
他就會自己去查資料、做簡報、寫報告,動力十足。


尊重他的節奏與深度,不急著「社會化」他
以前我會擔心他太孤僻,現在我知道,他不是缺乏社交能力,而是需要高質量的對話與連結,而不是淺層的寒暄或團康遊戲。
他不是不喜歡人,只是不喜歡虛無的互動。



當我們真正理解孩子,他的光芒就會自己亮起來


MP 孩子就像一台深度運算的超級電腦,在你還看不出他「做了什麼」的時候,其實他已經在內在世界裡建構出宇宙觀與未來藍圖。

他們的成長需要的不是催促,而是尊重;不是填滿課表,而是引發思考。


透過 TPD 測試,我們終於看懂了阿哲,他不是奇怪,他只是走在一條更深的思考路上。現在的我們,學會放慢腳步,跟他一起走進那個複雜又純粹的世界。

因為我們知道,那個看似安靜的孩子,正在悄悄地,準備改變世界。


==


最後,我想說"謝謝你們"


感謝朋友的推薦,感謝老師的解說,我們終於更懂了孩子


這一路的轉變,不只是孩子的轉變,也是我們的轉變。
感謝那位朋友介紹了 TPD 思路測試,也感謝老師細緻地講解 MP 思路,讓我們一步步走進孩子的內在世界。


孩子雖然沒直接說,但我們感覺得到~~~
他的眼神更有光了,語氣更堅定了,面對世界的姿態,也多了一份自在與自信。

我們不再用「常規標準」去衡量他,而是開始用他的節奏,去感受他的深度。


因為被理解,他開始展現。

因為被看見,他開始成長。


我們明白了:他不是不一樣,而是那份「不一樣」深得值得被珍惜。



相關文章

2025 Mar 21
學員好評
作者: Summer 2025 Mar 18
學員好評
Show More
Share by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