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og Layout

銷售模型

避免 Customer Success 變成 Customer Shock,你該做的五件事

不是成交讓人感動,而是陪伴讓人留下

(作者:Kevin)


"頂尖的業務,交付的不是產品,而是指標; 成就的不是交易,而是信任。"


成交不是終點,而是信任的起點


在業務領域,有一種最常見也最致命的錯誤就是——成交後就不理客戶

這樣的結果,往往讓原本應該是「Customer Success(顧客成功)」的服務,變成了「Customer Shock(顧客驚嚇)」。


  客戶不是怕產品有缺陷,而是怕他出問題時沒人理。不是怕系統有 Bug,而是怕投資之後感覺被遺棄。

 這不僅會摧毀一次合作的可能性,更會斷送整個品牌的信譽與未來的轉介紹機會。
 
如何從根本上避免這樣的驚嚇體驗,打造真正的顧客成功?我們要從理解、設計、回應與主動行動這四個層面開始做起。



CS客户成功部門是什麼?


CS(Customer Success,客戶成功)是一個幫助客戶達成目標、實現成果的長期夥伴角色。
在許多Saas公司中,這個角色被稱為「客戶成功部門」或「客戶成功經理」,負責從
成交之後開始,協助客戶順利導入、熟練使用產品、實際達成預期效益,並在過程中建立深層信任與價值認同。

雖然有些企業會將 CS 歸類為「售後服務團隊」,但真正成熟的 CS,不只是解決問題,而是陪客戶把成果做出來、創造推薦與續約的動力


📌 Sales 負責打開合作的門,CS 則是讓這扇門永遠不關的關鍵。
一個負責「成交」,一個負責「成功」,兩者缺一不可。




 一、從「Shock」的背後,看見被忽略的問題


客戶為什麼會 Shock?


  • 🚨  他以為成交後會有 CS 團隊跟進,結果只有一封冷冰冰的歡迎信。
  • 🚨  他問問題時,CS 回得慢、說得模糊,甚至答非所問。
  • 🚨 他收到的教學資源與培訓完全無感或不符合需求。
  • 🚨  他遇到困難時,必須「一直找人、一直催促」才有人處理。

 這些「驚嚇」,多數來自一個字:落差。
落差來自什麼?來自
業務過度承諾、CS回應不足、部門協作斷線、流程設計缺陷




二、為什麼會發生這種「成交放生」的現象?


✅ 原因一:KPI 只獎勵「成交」,不獎勵「成功」

業務的目標是成交,CS 的資源不足,導致成交後的客戶體驗被忽略。這會形成企業文化上的「甩鍋文化」,沒人為客戶總體體驗負責。


✅ 原因二:交接流程缺乏儀式感與結構

許多企業成交後沒有「正式交接」,更別說客製化的 onboarding(啟動流程),客戶感受不到被迎接、被照顧,只覺得像被丟包。


✅ 原因三:部門各自為政,沒有共同目標

業務與 CS 沒有共同的目標設定或績效連動機制,彼此只對自己的 KPI 負責,導致合作斷裂。




 三、避免 Customer Shock 的五件事


✅ 1. 建立「成交不是結束」的共同語言


在公司內部建立一種文化語言:

「成交是客戶關係的起點,不是終點。」

你可以把這句話印在內部手冊、簡報封面、辦公室牆上,讓所有人都有共識。
此外,CS 不只是售後服務人員,而是
客戶成功的設計師。這個角色定位要先清楚。



✅ 2. 設計一個有儀式感的「交接流程」


讓客戶知道:我們在乎你,從第一天起。

交接流程應包含:

  • 🔗 三方會議:業務、CS、客戶一起開啟專案,讓客戶知道誰是他的關鍵聯絡人。
  • 📒 客製化 Welcome Kit:教學影片、快速啟用指南、常見問題懶人包。
  • 🗓️ 30 天陪跑計畫:主動規劃 1~2 次回訪會議,檢視使用狀況與回饋。

交接過程不只是資訊傳遞,更是信任傳遞。



✅ 3. 建立跨部門協作的 Success Map


畫出一張「Customer Success 地圖」,包含:

  • 客戶的期望與痛點
  • 每一階段的關鍵里程碑(Milestones)
  • 業務、CS、產品團隊的角色與責任分工
  • 每階段的檢核指標與 WOW Moment 設計

這張 Success Map 不是只有 CS 看,而是業務、行銷、客服、產品都能參與與更新,讓顧客成功成為全公司共識。



✅ 4. 主動出擊,設計「正向驚喜」而非「被動應對」


CS 團隊不該只是客戶來找才動作,而是主動出擊創造「Wow Moments」,例如:

  • 客製化提醒:「我們注意到您快到期了,我們準備了一份續約指引」
  • 超前部屬:「您常用 A 功能,可能會對新功能 B 感興趣」
  • 小驚喜:「今天是您註冊滿一週年,我們準備了一張祝福卡片」

Customer Success ≠ 售後客服,而是持續創造價值與感動的過程



✅ 5. 追蹤情緒指標,及早介入


除了 NPS(Net Promoter Score, 淨推薦值)、使用率、開信率等硬指標,還要追蹤「情緒熱點」:

  • 客戶提出負面回饋的頻率
  • 客戶回覆速度變慢或忽略邀約
  • 客戶進入沉默期超過 14 天

這些都是「Shock」前兆,一旦發現異常,馬上啟動關懷與協助計畫,讓 Shock 止步於萌芽階段。




四、CS 做對了,是驚喜;做錯了,就是驚嚇

成交不是放生,而是承接。
沒有設計好的客戶體驗,只會讓成功變成驚嚇。
CS 不是客服,而是信任的守門員。
顧客買的是承諾,留下的是感覺。



🎯 客戶成功的三部曲:從數據到信任


Step 1️⃣ 一起做出 Metrics


👥 售後服務 / 啟動階段
CS 不是等客戶問問題才出現,而是
主動陪客戶設定目標指標(Metrics),讓「成功」有圖有真相。

「我們先來定義成功是什麼,再一起做出來。」

Step 2️⃣ 達成 Customer Success


🎯 客戶成功經理(CSM)登場
不只處理問題,更
持續陪跑、追蹤進度、排除障礙,確保指標逐步達成。

「我在乎的不只是你用了沒問題,而是你有沒有用出價值。」

Step 3️⃣ 創造 Customer Delight


💖 成就感與情感連結
當客戶看到數字成果,並且感受到被支持與理解,才會從「使用者」變成「忠實粉絲」。

「這不只是服務,這是讓人開心的合作旅程。」



當你的公司能從「Customer Success」再進化到「Customer Surprise」,你就不再只是服務客戶,而是在創造品牌資產。


記得:

 成交後,跟著客户一起把metrics做出來

頂尖的CS,交付的不只是成果,而是感動。
客戶不只是留下來,而是願意說好話,這才叫 Customer Delight。


 成功可以計算,感動才會流傳



📢 如果你想讓 CS 團隊升級,可以這樣問自己:


  • 我們有和客戶共創指標嗎?(不是只寄一份報告)
  • 我們有定期回顧與陪跑嗎?(不是等對方來問)
  • 我們有創造驚喜與信任嗎?(不只解決問題,還讓他感動)





相關文章

作者: Kevin 2025 Apr 15
銷售模型
作者: Kevin 2025 Mar 29
表達模型
作者: Kevin 2025 Mar 29
銷售模型
Share by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