菁英銷售

用STAR框架進階銷售菁英| 范大菁英銷售100講 第20講


《 拆解五個商戰案例|從打包方案到價值觀共鳴》

B2B銷售結案三大風險與破解

(作者:范永銀)


在第19講,我們談到 三種決策規格(技術、財務、供應商)與 四層升級思維(照單全收 → 懂得取捨 → 影響規則 → 改寫規則)。

並以 科睿唯安專利資料庫案例 示範:當你在提案前把「數據化的價值」寫進規格,對手就只能出局。

但實戰永遠有著複雜的情境,第20講,我們就用STAR 框架 拆解五個真實案例,帶你看到完整過程,而不只是答案。


范大經驗談|5例商戰現場精髓,從打包方案到 AI 護城河

這講的精采案例有:

  • HP 打包方案  一站式購足,避免同質化
  • 參數科技 上下游的隱性規則
  • 西門子工業 4.0  談願景,不談產品
  • 科睿唯安上海大單   價值觀共鳴,勝過價格戰
  • SAP Business AI   從資料,到決策的護城河


案例二:HP 打包方案:一站式購足,避免同質化

S – 情境

在 HP,我們經常遇到客戶針對電腦、桌機或筆電單獨詢價;然而,規格太透明,單賣單品就會陷入價格戰,對手只要稍微壓低價格就能搶單。

不只 HP,每間公司的產品線裡,一定有可以捆綁的東西。如果單點拆開來賣,常常會輸給市場上單一產品的競爭者;但只要能把產品、服務、資源「綁在一起」,團結就是力量,往往就能創造出 Fast One、Only One 或 Number One 的優勢。

POINT|捆綁思維的價值:

單品你可能輸,但整合就可能贏過所有競爭者。


T – 任務

讓客戶不再只比「單點價格」,改看「整體方案的價值」。

范大這麼做:

  1. 把比拚的範圍,從「單台桌機、筆電」拉高到「一整套 IT 生態系統」。
  2. 讓客戶不是想「今天要買什麼」,而是「未來三年,誰幫我統籌 IT 系統?」
  3. 幫客戶降低隱性成本:因為多供應商就意味著更多維護、更多風險,而 HP 的任務就是「幫客戶省心」。


A – 行動

  1. 打包設計
    不是單純報一批電腦的價格,把伺服器、桌機、筆電、網路設備「打包成一套完整解決方案」。
    報價單裡不是一行,而是三張不同方案選項(單點 vs 部分組合 vs 全面打包)。
    讓客戶一眼看到:「原來方案打包比東拼西湊更完整、更划算。」
  2. 強調一站式購足
    我直接告訴客戶:「選擇 HP,你只要打一通電話,我們就能解決所有問題。不用跟多家廠商簽約,也不用擔心不同供應商互踢皮球。」
    我還用真實案例說明:某客戶因為 PC、伺服器分開買,結果系統當掉時,PC 廠商怪伺服器,伺服器廠商怪網路,最後整整延誤了一週。這就是隱性成本。
  3. 情境比喻說服
    我常用「裝潢房子」來比喻:你要找十個工班,分別管水電、木工、油漆,還是找一個設計師全包?
    如果出問題,十個工班會互相推責,但設計師全包就會扛責任。
    這讓客戶馬上明白:「選 HP 就像找設計師全包:省時、省力、省心。」
  4. 風險管理與後勤支持
    我進一步加強:「我們不只賣硬體,還提供後勤支援、維護合約與顧問服務。
    你買的是能隨時解決問題的團隊,而不只是機器。」
    這直接讓決策者覺得:與其冒風險選便宜,還不如穩穩交給 HP。


R – 結果

客戶將「方案完整度」寫進決策標準。

只會單點產品的對手廠商,立刻出局。


范大MEMO|把「單點」變成「方案」,讓價格比較升級成價值比較。三要素:No.1。

這正呼應憲哥在《極限銷售》新書裡特別強調的 捆綁策略(Bundle Pricing)。

憲哥有一句話,我一直記得:「單品比價永遠有人比你更便宜,但組合價值,只有你能定義。」

HOW:

  • 不單推產品,設計「組合方案」。
  • 不單比眼前的價格,比長期的便利性與安全感。
  • 讓客戶覺得「跟著你走省心」,自然就把這條寫進決策標準。

這個理念,適用所有 B2B 戰場。《極限銷售》裡有更多這樣的策略,對任何想提升成交力的銷售來說,都是值得翻閱、學習的寶典。

#捆綁策略  #極限銷售  #菁英銷售之道


案例三:參數科技 3D CAD : 上下游的隱性規則

S – 情境

參數科技的 3D CAD 軟體,在台灣剛起步,但上游美國的 DELL、HP 早已全面使用。

台灣的廣達、英業達、富士康等 OEM 廠商都想搶單,但有個大問題:設計檔案的轉換。

不同系統之間,常出現資料破裂、曲面遺失、甚至幾何錯誤,後續修復要耗費大量時間與人力。


T – 任務

范大這麼做:

讓台灣下游廠商明白:這不是「軟體選擇題」,而是「生存題」。

因為只要使用不同系統,就會造成檔案轉換失敗,導致生產延誤;

你必須跟上游使用相同工具,才能保證無縫接軌,拿到訂單。


A – 行動

  1. 直球溝通:我直接告訴客戶老闆:「如果你不用這套系統,就算再便宜,也沒有參賽資格,更可能拿不到上游的訂單。」
  2. Demo 實測:現場打開兩份檔案
    用 PTC 軟體 → 檔案秒轉,曲面完整,資料零遺失。
    用其他軟體 → 不是報錯,就是曲面破裂,還得花數小時修復。
  3. 商業化解釋:我補充說明:
    無縫接軌 → 沒有資料掉落,後端加工與生產效率提升。
    效率更快 → 不需花時間修復錯誤,設計到生產的週期縮短。
    準度更高 → 品質穩定,重製率下降。
    上市更早 → 產品上市時間提前,意味著能搶占市場,利潤更高。
  4. 讓客戶下結論:我停下來問,「如果你是老闆,會選哪一個?」客戶當場就懂了。


R – 結果

客戶當場把「必須能無縫轉換上游 CAD」寫進決策標準。 對手完全出局,我們成為唯一合格供應商。


范大MEMO|幫客戶看見上下游的隱性規則,讓技術優勢轉化成商業價值。 三要素:Fast One

最快速度,無縫轉換 → 更快生產 → 更早上市。#貫通上下游  #讓客戶下結論


案例四:西門子工業 4.0 : 談願景,不談產品

S – 情境

西門子產品線廣,但單一產品不一定都是市場最強。在工業 4.0 浪潮下,客戶老闆不再只看規格表,更關心:

  • 「三年後我的公司要長成什麼樣?」
  • 「三年後產線能不能全面升級?」
  • 「五年後,我還能不能在產業裡領先?」

這些問題,規格回答不了,只有願景能解答。


T – 任務

范大這麼做:

把西門子從「產品供應商」的角色,提升成「未來藍圖的規劃者」。讓老闆相信,只有西門子能帶他看見並實現真正的工業 4.0。


A – 行動

  1. 願景對話
    拜訪客戶老闆時,我跳開單機性能,直接問:「三年後,你希望公司變成什麼樣子?」
    很多老闆當下會愣住,因為一般廠商只會問「要不要多買幾台設備」。但這個問題會逼老闆,開始思考未來。
  2. 示範工廠體驗
    很多老闆對「未來工廠」毫無概念,我們直接帶他去大陸成都西門子安貝格工廠的姐妹廠。
    o 那是一座由西門子打造的工業 4.0 示範工廠。
    o 備有全自動產線、即時數據回饋、虛擬模擬,以及 AI 輔助決策。
    o 客戶可以親眼看見:「未來三年後的自己工廠長什麼樣子」。
    o 不是 PPT,而是真實機器運作、數據即時顯示,這種震撼是任何簡報都取代不了的。
  3. 價值升級
    我強調:
    o 單一產品,你可以找別人;
    o 但要整合成「完整工業 4.0 解決方案」,只有西門子能做得到。
    o 因為我們不只懂設備,還能幫你把數據,流程,產線和未來願景連結。


R – 結果

老闆體驗過示範工廠後,立即在決策標準加上:「必須能提供完整工業 4.0 解決方案。」

最終,我們除了拿下訂單,還與客戶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。


范大MEMO|不要只談規格,要談未來,還要能「示範未來」。 三要素:No.1 + Only One

西門子是業界第一專家,也是唯一能用「真實工廠」示範未來的公司。

#價值升級  #願景才能長期合作


案例五:科睿唯安上海大單: 價值觀共鳴,勝過價格戰

S – 情境

我們在上海推進一個醫療產業的大型專案,一步步紮實前進:

  • 用 MEDDIC 跑完整銷售流程,
  • 陪客戶做了一個月的 workshop,
  • 拿到完整的 Metrics,
  • 培養了兩個內部 Champion。

看似順利的案子,簽約在即;但就在最後關頭,突然殺出程咬金,利用關係把總經理拉上談判桌,並直接丟出 幾乎賠本的低價。
他不是來拿案子,而是純粹來「攪局」。


T – 任務

范大這麼做:當價格完全不利時,必須找到差異化突破口。 絕對不要打價格戰,找尋認同,找尋超越「便宜」的理由。


A – 行動

  1. 背景調查
    我立刻要求業務團隊打聽總經理背景。發現,她曾任職 西門子醫療部門,這是一個突破口。
  2. 立即通話
    我要求銷售安排與她直接通話,在通話中,我不談產品、價格,而是以「同門」身分拉近距離。
    我說:「陳總,我們都待過西門子,我們應該都還記得那兩個價值……」
  3. 價值觀共鳴
    我提醒她:
    * 第一:在西門子,我們始終相信「以客戶成功為成功」,不會靠惡性價格競爭來生存。
    * 第二:我們追求的不是低價,而是「卓越與創新」,這才是業務的基石。

  這番話,觸動了她的內心,喚起她職涯裡最深的價值觀。


R – 結果

她沉默了幾秒鐘,語氣忽然變得激昂:

「范總,你說的沒錯,我也還記得西門子傳遞的那套精神!」

最後,專案以 原價 簽下來。

 對手的破壞性競爭徹底失敗。


范大MEMO|當市場亂掉時,最強的差異化不是功能或價格,而是 價值觀共鳴。 三要素:Only One

唯一能與客戶站在同樣文化與價值基礎上對話的人。

#價值觀共鳴  #避免價格戰


案例六:SAP Business AI : 從資料,到決策的護城河

S – 情境

全世界都在談 AI,但多數廠商停留在聊天機器人或模型運算。

對企業客戶來說,真正的問題是:

 怎麼落地到業務流程?

 怎麼確保數據安全?

 怎麼讓投資有長期價值?


T – 任務

范大這麼做:讓客戶理解,SAP 的 Business AI 是「是把AI 帶入公司」,不是「把資料拿出去做AI 」,最重要的是企業內部層級的資安。


A – 行動

  1. 數據優勢:強調 SAP 擁有全球最完整的 Business Data Cloud,AI 能直接在交易數據上運算。
  2. 即時示範:展示 Joule Copilot 在 ERP 裡即時生成報表與建議。
  3. Only One:
    全球第一個談「商業 AI」的公司;
    把 AI 帶進公司,不把資料帶出去;
    打造集團內部「AI 公共市場」,資料共享又安全。
  4. No.1:52 年 ERP 專注,德國市值最大軟體公司,100 大企業 99 家是 SAP 客戶,全球 87% 資金流經 SAP。


R – 結果

客戶直接把三條規格寫進標準:

  • 必須有企業級 AI;
  • 必須能快速落地;
  • 必須能安全整合所有資料。

 三條規格,簡直就是為SAP量身。


范大MEMO|AI 不是潮流,而是把「數據+決策+安全」變成無可取代的規格。 三要素:No.1 + Fast One + Only One。


Takeaway:層層遞進,學會影響規格

  • HP 打包 → 從「單點」到「方案完整度」
  • 參數科技 → 從「產品」到「上下游規則」
  • 西門子工業 4.0 → 從「規格」到「願景示範」
  • 科睿唯安大單 → 從「價格」到「價值觀共鳴」
  • SAP Business AI → 從「潮流」到「護城河」


層層遞進:單點 → 方案 → 上下游 → 願景 → 信任 → 護城河

沒有 方案完整度,就只能被比價格;

沒有 速度優勢,就只能等單;

沒有 願景示範,就只能陪跑;

沒有 價值共鳴,就只能打價格戰;

沒有 AI 護城河,就只能淪為潮流。

最終目標:頂尖菁英銷售,可以影響也可以改變規格。


范大MEMO

單點易破,布局方能致勝;

搶單靠速度,長青憑願景。

低價亂市,信念穩心;

AI 為城,敵手難進。

#精彩三個一的整合故事值得珍藏深入探討

#AI時代職場三力  #判斷力  #銷售力

#STAR框架 #實戰拆解 

相關文章

打造人無我有, 用獨家技術協助客戶降本增效
作者: JMa00314 2025 Aug 31
價格戰沒有贏家。用Metrics與Decision Criteria把戰場從價格轉成價值,建立可複製的銷售護城河。
米其林餐廳評選標準:品質、技術、風格、性價比與穩定性
作者: JMa00314 2025 Aug 27
服務好、品質好、誠信好,就能拿下一星;專業加分升到二星;影響力共創未來,你就是三星銷售。
頂尖銷售不會是陪標者,而是規格制定者。
作者: JMa00314 2025 Aug 24
規格不是天降神諭,而是人寫的。菁英銷售四層思維:懂得取捨、影響規則、改寫規則,從被動應戰到主動掌控市場。
See More